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跨足理論模式帶來的休閒運動之後影響效能




跨理論模式來自於行為理論學說及各個行為心理學說結合而成的一套理論,它不但是有效的分析改變階段行為習慣,也可以有效提升「自覺運動利益」,「運動自我效能」,並降低「自覺運動障礙」。它的模式分為四部分說明:

一、 改變的階段:有分為五個階段

(1)無意圖期:並未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欠缺休閒運動行為,而會引起身心健康問題,也不打算在未來的日子有所改變自己的目前的生活狀態。
(2)意圖期:開始有意會到自己欠少於休閒運動之行為,可能會引起連串的健康問題,並己經有所預防期間中的變化並開始參與休閒運動。
(3)準備期:可能己經採取過去的一些少許部分的零碎活動量,開始嚐試去短期的休閒活動。
(4)行動期:開始有些規律的適度活動,不過並未積極行為。
(5)維持期:維持規律性的休閒活動己經超過預期,或是甚至長達一、二年之久積極行為,可預防惰性再犯。


二、 改變的方法:分為經驗認知面向以及行為面向的改變方法

一.經驗認知面向改變方法
(1)意識覺醒:不斷提升沒有運動的壞處及前因後果。
(2)情感喚起:給人感受到參加休閒活動,可以降低不運動的負面影響。
(3)自我再評價:以認知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及評價自我。
(4)環境再評價:以認知的角度重新評估自己,不參加運動而又產生的後遺症。
(5)自我解放:相信自己有能力參加休閒運動,也對自己可以做出允諾。
(6)社會解放: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休閒運動利於社會環境。
二.行為面向改變方法
(1)反制約:學習以一種較容易參與的休閒活動之行為,來代替無法參加的行為制約。
(2)增強管理:一旦個人參休閒運動時,任由自己或別人來提供獎勵品,以避免不參加時,會有個藉口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3)刺激控制:將有力的阻礙絆腳石移除,並加強參與休閒運動。
(4)助人的人際關係:建立參加休閒運動的支持團隊。


三、 衡量作決定

原來是由janis 與 mann (1977)所創,他們認為個人在決定要改變行模式時,會先衡量這項大改變是否有對自己與別人的利益得失。假設參與休閒運動的利害有大於代價時,有可能會改變行為而去參與休閒運動,反之,那就比較不會去改變。

四、 自我效能

是由 bandura (1986) 的社會認知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是說個人在評估自己在特定的行為能力。這些特定能力都因有不同習性及異於常人般的技能或是藝能,可以運用特定的行為來加強自我我效能強化。
通常可分為三種不同層面角度來評估個人的自我核心效能,這三種是A程度B類化C強度。

沒有留言: